给教育插上文学的翅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8-12-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北京的任寰,1973年生于长春,因身染怪病,其父母遵医嘱把她带回河北老家容城,进行异地治疗。病魔奇迹般地被赶走,她也奇迹般地在中国·南斯拉夫儿童诗赛中获奖,并且出版了《十岁女孩任寰诗文选》(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产生了很大影响。接着又出版了《六一的风》(1986年)、《未来乐曲》(1988年)、《我心中的爱——任寰抒情诗选》(1990年),其中诗集《六一的风》获1982—1988年少年儿童文学读物优秀作品奖,17岁时到北京八中读书,18岁加人中国作家协会,中学时代就发表诗作600余首,是高产的小诗人。

  随着这批“小诗人”的问世、生长,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典型,使文学更快地进入了校园。于是,教师和学生们一道创办的文学社越来越多。诗歌成为少男少女们心中的神,以其强大的诱惑力把他们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课本中拉出来。这时候,他们的诗歌已从早期奶味十足的“儿童诗”迅速迈入一个“年轻而老练”的新阶段,他们不再习惯用童雅的语言、撒娇的语气描绘天真的梦幻,而是以一个“准青年”“准大人”的形象,将语言和思想积极从“儿童诗”跨入了中学生“校园诗”。

  一批批走进中学校门,又一批批脱颖而出,他们的诗作从“内部”交流到大报大刊公开发表,或获奖,或选入全国性的选集,有的被翻译介绍,蜚声海内外,有的出版了诗集文集,过早地被吸收到各级作家协会,成为最年轻的会员。再如广西的黄咏梅,10岁开始发表诗作,14岁出版诗集《少女的憧憬》,17岁出版诗集《寻找青鸟》,18岁成为广西作协最小的会员。19岁的刘梦琳,曾出版了6部诗集和童话集,和任寰同时被吸收为中国作协会员。景旭峰,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诗作300多首,中短篇小说30万字,20余次获省级以上文学奖,出版诗集《风景中抵达》,被扬州师范学院免试录取,并加入江苏省作协。

  青少年在诗歌的练习中学会了表达,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也开始写散文、小说等各类文体的作品。上海中学生卢新华,1983年在《文学报》上发表了小小说《柳眉儿落了》,首次以中学生文学形式触及到教育敏感的“早恋”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展开热烈地讨论。北京的韩晓征后来主攻小说,其中篇《夏天的素描》被论者称之为“难得的描写青少年心灵与性格的文学精品”。1986年第7期《中国》发表了17岁的眉毛创作的长篇小说《女高中生》,反响强烈,被有关报刊转载,一时间中学生们争相传阅。邱华栋,这位引起关注的当代青年作家,中学时即写长篇,早已出版了小说集《别了,十七岁》等。

  1996年10月《深圳特区报》连载了16岁深圳女中学生郁秀创作的反映特区校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花季·雨季》,几天之内便赢得了广大读者。随后,《特区文学》选载,这使该杂志一时十分抢手。同时,深圳海天出版社印行出版,畅销全国,到1997年3月第4次印刷已达10万册,开创了校园文学图书畅销的最高纪录。它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六届评选中荣获优秀图书奖。《花季·雨季》为中学生写中学生的小说揭开新的一页,标志着中学生文学走向成熟和校园文学发展跨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此后,校园内不断产生出“小作家”、“小诗人”或“校园作家”、“校园诗人”,且年龄日趋低龄化,从中学生到小学生,作品数量日趋增多,文学表达手段越来越新,被称为文坛“少年军团”现象。如,18岁的上海高中生韩寒出版《三重门》一举成名,被称为引导了一场“80后”写作风暴的领军人物,后来又连续出版《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一座城池》等;2001年毕业于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张悦然,其作《陶之陨》、《黑猫不睡》等作品在《萌芽》杂志发表后,在青少年文坛引起巨大反响,并被《新华文摘》等多家报刊转载,以后出版有《葵花走失在1890》、《樱桃之远》、《十爱》、《水仙已乘鲤鱼去》、《誓鸟》等。2002年毕业于四川自贡九中的郭敬明,考入上海大学后,出版长篇小说《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1995-2005夏至未至》,散文集《爱与痛的边缘》、《左手倒影,右手年华》等。1981年出生于湖南隆回的李傻傻(原名蒲荔子),被称为“少年沈从文”,《锦瑟年华》华筝卷(青春散文)的主打作者,出版有《红X》、《被当作鬼的人》、《李傻傻三年》等。北京人春树,1983年生,2004年2月成为美国《TIME》封面人物,出版有《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抬头望见北斗星》、《长安街少年和玩火》、《2条命》、《激情万丈》等。浙江人金瑞锋,1983年生,就读于四川某大学,被称为“80后鲁迅”,著有中短篇小说集《被绑在树上的男孩》和散文杂文集《梦的传说》等。这几位是当前比较具有实力的“校园作家”,目前仍十分活跃,备受青少年推崇。

  这些少年作家的才气与成功真是激动人心。随着网络、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以及出版业的日益发达,少年创作“新人辈出”,尽管对青少年的出书热以及创作现象褒贬不一,但毕竟繁荣了校园文学,激发了青少年热爱文学的兴趣,这是真正的意义所在。同时,少年作家创作的特点和1998年之前相比,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语言表达方面,他们深受网络语言、走红作家创作语言、日趋增多的外来词的影响,大胆模仿、借鉴、吸收,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

  校园文学理论研究:给教育插上文学翅膀

  校园文学是改革开放30年教育发展中所涌现出的一种文学现象, 密切联系着教育与文学两大领域,有着其独特的地位与价值,是进行文学教育、人文教育、美育教育、艺术教育的枢纽,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必然会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研究它,不仅仅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研究它的性质特点、创作方法,不再是仅仅局限于指导学生发表多少作品、培养多少作家,而更重要的是要从教育教学艺术方面去整合、探索,要面向全体学生,研究如何将校园文学活动纳入语文教学之中。

  “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凭借艺术的魅力、美的感染力,把真、善、美的艺术形象通过娱乐、审美感染着人;文学阅读与写作是诉诸心灵的,是人的情感需要。青少年时期富于幻想、天真烂漫、好奇好动、渴望求知等成长的心理特点,最容易喜欢文学。在文学阅读中认识事物、体验世界、追求美好;在写作中,为了自我表达、宣泄自我而完善了自我,使心灵得到升华——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积累到构思以至成文,需要运用观察、体验、想象、分析、比较、概括等智力技能,需要语言的储备与表达,在语言的探寻中得到了精神的净化、人格的升华,进而提升了文学修养和文化品位。实践证明,校园文学创作、创办文学社团及校报校刊编印活动,最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发展。以校园文学创作活动为突破口、切入点,开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高效学习的“语文大课堂”,构思生动的富有文学色彩的教学策略,特别是通过文学阅读和创作活动,发挥文学艺术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功能,对于发展学生自身心灵,完善自我,具备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挖掘情商,启迪智慧,培养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学为教育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教育是文学播种的肥沃土壤。应该说,这是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的最佳契合点,是当前新课改形势下最合适的语文教学方式。

  随着校园文学的发展,许多勇于探索的文学社团指导教师,不断总结经验,从理论上进行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了探讨校园文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总结、整合校园文学资源,研究一条适应新课标课改的语文教学之路,2002年12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批准的“十五”国家级课题“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批准号为O1BZXO52)立项了子课题“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这在我国校园文学发展史中首次以国家课题的形式从学校实践活动上升到理论研究。课题组特聘并成立教育专家与著名作家牵手的学术顾问组,组织了100多个开展校园文学活动有一定成效的学校共同交流探讨,进行理论上的探索,提出了“校园文学大课堂”教学模式,编辑出版了论文集《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王世龙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为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学活动及其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料,为建立科学的校园文学及其教育理论体系打下了基础。

  但是,与校园文学的发展相比,这次的课题研究理论还很不足。许多学校的研究还是停留在办社办刊的层面上,诸多论述还只是总结性的,不成系统。这也许是因为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校园文学创作及其学术研究还缺乏应有的空间。

  可喜的是,2006年12月,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评审批准,由彭小明、王世龙等大学、中学骨干力量组成的“校园文学研究”团队申报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立项了(批准号为:FHB060353)。把“校园文学”作为全国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项目尚属首次,这说明校园文学已取得了它应有的地位。课题研究以全新的视野和理论高度,以新课改教育理念为指导,总结、整合、优化、提升校园文学教学活动业已取得成功经验,探讨其教育规律,开辟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新途径。此科研项目主要涉及校园文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校园文学与语文教学研究、校园文学与校园文化研究、校园文学与人的发展研究等四大领域。

  还值得一提的是,全国中语会为推动校园文学社团的发展,多年来举办了12次全国性的文学社交流研讨会,做了大量的工作。2008年4月中语会将原“中学生文学社专题组”改组为“校园文学与社团研究专题组”,决定由章景曙、王世龙、罗权负责,并于11月在浙江海宁隆重召开了第十三届年会。会议确定了新的研究目标,将以更加规范的课题研究工作帮助文学社团深入开展教学活动,为新课程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早在1912年,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发表的《对教育方针之意见》就把文学教育确立为教育方针之一:“文学教育兼及智育和美育两者,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承担着通过审美教育,塑造新的、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性之功用。”然而当今的学校教育,作为“文学教育”基础阶段的中小学语文课,长期以来仍成为孩子们日益沉重的负担。目前,我国素质教育发展与新课程改革,为校园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美好的环境。愿校园文学跟上时代的脉搏,为校园师生不断注入活力,在“园丁”和莘莘学子的辛勤而快乐的耕耘中,开出更灿烂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王世龙 王晓莹/文